- NEWS / 最新消息
NEWS / 最新消息
2025.02.08
丁顥助理教授於國科會科技大觀園發表「智慧能源管理如何推動企業實現淨零排放」文章
淨零排放對製造業的影響
為解決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,歐盟在 2021 年正式通過碳邊境調整機制 (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, CBAM)法案,要求進口到歐盟的產品,若生產地的碳成本低於歐盟境內同款產品的碳成本,須購買 CBAM 憑證,費用根據產品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量多寡而定。製造業是臺灣立足國際的命脈、卻也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。首波課徵對象包含水泥、鋼鐵、鋁、肥料、電力等高碳排產業,鋼鐵和鋁包含中下游產品,例如螺絲釘、鋁製品等,無一不是臺灣的重點產業。CBAM 已從 2023 年 10 月進入調適期,預計 2026 年正式上路。隨著課徵大限越來越近,製造業只得正視這個從環境昇華到經濟議題的燙手山芋,研擬新策略以適應新的貿易形式。其中,能源管理系統(energy management system, EMS)將扮演關鍵角色。
能源管理系統的重要性
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ISO 14064-1 定義設備的電力消耗為範疇二的間接排碳來源。對用電大戶的製造業而言,節能不單只是節省電費開銷,而是減少碳排放、也就是減少碳費支出。典型的EMS透過監測廠務或電力供應(微電網)等設備的歷史運行模式來改善設備的能源使用效率。先進的 EMS 則透過大數據收集與 AI 模型進行能源基線預測,事先知道設備在未來特定時段的能源消耗趨勢,就能提升能源使用的準確性和實用性。好比根據氣象預報的降雨機率,判斷是否要帶傘出門。準確的能源基線可以在真正的能源消耗發生之前,及早進行調整,否則拿到電費單都只是一張死亡證明書,來不及作修正。為了實現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,智慧能源管理系統(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, iEMS),利用最新技術進一步提升節能減碳的效果。
全文連結:國科會科技大觀園